日本 PTA 产业退场,中国迎来全球 PTA 市场主导权契机?
2025 年 2 月 24 日,东丽公司的一则重磅消息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,在全球对苯二甲酸(PTA)产业激起千层浪。这家日本企业宣布将在 2026 年度内停止在日本国内生产 PTA,这一决策瞬间使日本国内 PTA 产能归零,深刻改变了全球 PTA 产业的既有格局。
在这一背景下,我国作为全球 PTA 产业的巨擘,其一举一动不仅关乎自身发展,更对全球产业走向影响深远。
一、PTA:现代工业体系的关键枢纽
PTA,作为聚酯纤维、聚酯瓶片和聚酯薄膜等产品的核心原料,在现代工业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它广泛应用于纺织、包装、电子等多个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。
从人们身上所穿的衣物,到日常使用的饮料瓶,再到电子设备中的各类薄膜材料,PTA 的身影无处不在。可以说,PTA 产业的稳定运行是保障众多民生与工业领域正常运转的关键支撑。
二、中国 PTA 产业的崛起之路
近年来,我国 PTA 产业以令人瞩目的速度蓬勃发展,已然成为全球 PTA 产业的中流砥柱。截至 2024 年底,我国 PTA 产能已成功突破 8500 万吨大关,占据全球总产能的 70% 之多。这一斐然成就绝非偶然,而是我国长期以来在技术研发与产业升级方面持续投入、深耕细作的结果。
在技术层面,近十年内我国投产的 PTA 装置大量采用国际先进的英威达 P8 技术。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,使得我国 PTA 行业在生产效率、产品质量以及能源消耗等关键指标上,紧紧跟随着国际先进水平的步伐,部分领域甚至实现了超越。
同时,我国 PTA 行业形成了以逸盛、恒力等行业巨头引领的市场格局。这些头部企业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、强大的研发团队、高效的生产管理体系以及敏锐的市场洞察力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,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,还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,为我国 PTA 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。
三、东丽停产引发全球格局动荡
随着东丽停产消息的传出,全球 PTA 产业格局迎来了深刻变革。从市场价格角度来看,PTA 作为一种重要的大宗商品,其价格波动向来受到全球市场的高度关注。东丽的停产无疑会加剧全球 PTA 市场的供应紧张预期,进而引发价格的波动。
然而,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 PTA 生产国,充足的产能储备在此时发挥了至关重要的稳定器作用。当国际市场出现供应不稳定因素时,我国能够凭借自身强大的生产能力,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全球市场的部分需求,为下游企业提供坚实的原料保障,有效缓解外部冲击对全球产业链的不利影响。这不仅体现了我国在全球 PTA 产业中的重要地位,也彰显了我国产业体系在应对外部风险时的韧性与稳定性。
四、机遇敲门:中国 PTA 产业的新契机
对于我国 PTA 产业而言,东丽停产所带来的全球市场格局变化,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。我国企业应积极主动地抓住这一契机,充分发挥自身在产能、技术和成本等方面的优势,大力拓展海外市场。
通过加强与国际客户的合作,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,逐步扩大我国 PTA 产品在国际市场的份额,进一步提升我国 PTA 产业在全球的话语权和影响力。
同时,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,我国 PTA 行业也迎来了向更高质量、更高效率方向迈进的重要契机。在技术创新方面,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,鼓励技术人员开展前沿技术研究,努力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,推动 PTA 生产工艺的持续优化与升级。
在生产效率提升方面,企业可借助数字化、智能化技术,对生产流程进行全面改造与优化,实现生产过程的精准控制与精细化管理,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。
五、多重挑战:前行路上的荆棘
然而,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我国 PTA 产业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,也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。
在成本控制方面,国际油价的频繁剧烈波动以及原材料价格的高度不确定性,给我国 PTA 行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。PTA 的生产与石油等基础能源原材料密切相关,国际油价的大幅涨跌会直接传导至 PTA 的生产成本端,使得企业在成本控制与定价策略上面临极大困难。
在环保压力方面,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各国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,我国 PTA 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环保挑战。PTA 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排放,如何在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要求的前提下,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,是我国 PTA 企业必须直面的重要课题。
企业需要加大在环保技术研发与设备更新改造方面的投入,积极探索绿色生产工艺与清洁生产技术,降低单位产品的污染物排放量,推动产业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。
在市场竞争方面,随着全球 PTA 产能的持续扩张,市场竞争日益激烈,产能过剩的风险也逐渐凸显。在全球市场中,各国 PTA 企业纷纷加大产能建设与市场拓展力度,市场份额争夺愈发激烈。我国 PTA 企业在面临国内同行竞争的同时,还需应对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压力,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,保持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,是摆在我国 PTA 产业面前的又一重要挑战。
六、协同共进:政府、协会与企业的使命
在东丽停产这一重大事件所引发的全球产业格局调整背景下,我国政府和行业协会在推动 PTA 产业健康发展过程中肩负着重要使命。
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,加强对 PTA 产业的科学规划与政策引导。一方面,通过建立健全产能预警机制,密切关注全球与国内 PTA 产能动态,及时发布产能过剩风险预警信息,引导企业合理规划产能扩张,避免盲目投资与无序竞争,确保产业的供需平衡与稳定发展。
另一方面,政府应加大对 PTA 产业技术创新、绿色发展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,通过税收优惠、财政补贴、产业基金等政策手段,鼓励企业加大在技术研发、环保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,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。
行业协会作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桥梁与纽带,应在行业发展中发挥积极的协调与服务作用。
在技术研发方面,行业协会可组织行业内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,整合行业资源,集中力量攻克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难题,推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。在标准制定方面,行业协会应积极参与国际国内行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,结合我国 PTA 产业发展实际情况,制定科学合理、符合国际趋势的行业标准,提升我国在全球 PTA 产业标准制定领域的话语权。
在市场规范方面,行业协会应加强行业自律管理,规范企业市场行为,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,促进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。
日本 PTA 产能的归零,是全球 PTA 产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
我国 PTA 产业在这一变革中既迎来了提升国际市场份额、推动产业升级的重大机遇,也面临着成本控制、环保压力、市场竞争等诸多严峻挑战。
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,我国 PTA 产业需充分发挥自身优势,积极应对挑战,通过政府、行业协会与企业的协同合作,不断提升产业的核心竞争力,实现从 “制造大国” 向 “智造强国” 的华丽转身,在全球 PTA 产业中牢牢掌握主导权,为全球 PTA 产业的稳定发展以及相关下游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www.xianjichina.com/special/detail_569297.html
来源:贤集网
著作权归作者所有。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,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。